采用碎石,粒径 20~40mm 粗骨料,使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掺加粉煤灰、矿粉等掺合料,掺加相应的减水剂、改善和易性、声测管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二、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①选择较适宜的气温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避开炎热 天气浇筑混凝土。②掺加相应的缓凝型减水剂(掺入 AS(FDN) —03 缓凝减水剂)。三、 预埋循环冷却水管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预埋循环冷却水管”原理是通过高压水泵将温度较低 的水注入预埋在混凝土中的循环水管中,通过水的循环流动 使混凝土内部温度降低,达到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的目的, 从而减少温度应力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纹。循环冷却水管采用 热传导性好并具有一定强度的φ80mm 钢管,单层呈 S声测管 形循环 布置,水管距混凝土边缘 1000mm、间距 1500mm,埋设至 1.3m 标高,采用φ16 钢筋做为循环水钢管支撑架,焊接连接,在 焊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杂物进入管内。冷却水管安装完成后,将、进出水管与高压给水管接通,进行通水试验, 以确保水管畅通且不漏水。

监测精度:观测精度 应满足不低于二等精度要求;(2)路桥监测预警值为:每天变形量>5mm、累计变形量>30mm时或该次变形量≥前一次变形量3倍为突变情况 要采取措施(加强变形观测,安排专人昼夜值班,24小时观察路桥周边变形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汇报,并启动应急措施)。(3)监 测频率及工期:观测密度在施工期间要求每两天一次,竣工后半年内要求每半个月测一次,剩下一年半一个月测一次。在使用期间,根据路 桥人工巡视的情况,再进行具体的监测要求。异常5情况时经建设单位同意后适当增加监测次数。(4)观测资料应包括:观测基准点 和观测点的位置、编号、观测日期、工程进展情况、本次观测值和累积观测值;编制成果表、绘制成曲线,变形观测结束应将上述资料汇总 并附必要的文字说明。(5)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的《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及《工程测量规范》有关变形测量的规定,变 形观测点应在布设初期建立初读值。声测管偏位的两种处理方法

桩基声测管声测管操作简单在安装过程中新款桩基声测管声测管只需将上管插入下管,然后用简单的液压钳工具稍加紧固即可。无焊接、无电、无技术,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避免了安装时间过长造成的风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桩基声测管声测管埋置数量与方式由于每个桩基声测管声测管的应用范围有限,往往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多个桩基声测管声测管,这就提出了如何安排多个桩基声测管声测管的问题。如果安排得当,效果会事半功倍,否则费时费力,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目前的经验,管道数量是根据目标检测范围来确定的。桩径在1米以下0.5米以上一般需要两根,1米以上2.5米以内需要三根,排列一般为等边三角形。较大的桩径需要更多的桩基声测管声测管,布局可呈方形结构。一般来说,桩基声测管声测管的放置原则上需要遵循平行定理,但由于实际施工环境的限制,存在一些误差。

声波在砼中的传播参数 (声时、声幅、频率和衰 减系数等) 与砼介质的物理力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是基桩声波透射法的理论依据。当砼质量完好 即其介质的构成材料、均匀度和施工条件等内外因素 基本一致时 声波在其中的传播参数应一致 ;而介质中存在缺陷时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就会产生绕射、反射和衰减等现象 使声时、声速、声幅和频谱等发生 变化。用高灵敏的声波发射、接受传感器 可记录这 些参量来描述砼的内在质量。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砼质量要求在砼桩身中先预埋声测管(一般为 2~4 根并保持两管平 行、间距相等。检测时 声测管中注满水 发射和接 受传感器分别置于两根管中 保持在同一高度(有时 也可以有定量的高差) 声波脉冲穿过两管之间的混凝土。两传感器同步升降 按一定的间距记录桩身从桩头到桩底间 n 个点的声时 桩身砼的质量或缺陷判断。

点击查看日升昌钢管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